× 微信二維碼

掃碼添加微信

水雲鄉
漢
EN EN
РУ РУ
FR FR
日

從「康子饋藥」說起

今日讀《笑府》時看到一個笑話,說有個西席先生講到《論語•鄉党》「康子饋藥,拜而受之。曰:『丘未達,不敢嚐。』」這段,學生問季康子送的是煎藥還是丸藥。先生很高興,向學生家長誇耀學生聰明能問出這樣深奧的問題,自己也很博學能回答出來。他跟學生解釋道,上一段寫到「鄉人儺」,儺(諧音:挪)的當然是丸藥,下一段是煎藥,因爲不用爐火的話,也不會「廏焚」起來。

看完不禁莞爾,想起我初閱此段的想法來,期與大家分享。

一、無妄之藥

季康子大家是知道的,殺弟奪位,孔子不會喜歡他,但季康子畢竟是大夫,所以孔子還是遵循禮法,拜謝並接受了贈藥,但又直言自己不知藥性如何,所以不敢吃這副藥。

作爲講風度的春秋貴族,季康子當然不至於明目張膽毒死孔子,雖然他也惱怒孔子處處作對,但該表現寬厚的時候還是會做做樣子。

孔子之所以拂了季康子面子,一來出於直言不諱的品格,二來或是真怕藥性不符。

《易》云「無妄之藥,不可試也。」藥總是不可以亂吃的,世間沒有包治百症的萬金藥,吃什麼、吃多少、怎麼吃因人因病而異。

吃藥固已如此,治國也需照病抓方,倘若藥櫃裏止有「美利堅製藥廠」出產的一味民主藥,亞非拉病人們雖「未達」,恐怕也會「不敢嚐」。

二、聖人之直

年輕的孔子曾問道老子,臨別時老子「送子以言」,說孔子「好議人」、「發人之惡」,這麼做會「危其身」,不過從孔子後來的所作所爲來看,顯然他沒把老子的勸告聽進去。

孔子相信「人之生也、直」,始終以直待人,不屑去做「鄉願」老好人,對是非恩怨也看得分明,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」。所以季康子送藥給他,他雖然按禮拜謝收下,却也一定要當面告訴季康子:「我不會吃你的藥。」

然而孔子的「直」又並非忠於事實的「直」,那種棱角分明的「直」止存在于法家的典籍,不合乎儒家的溫柔敦厚。

父親偷了羊,兒子舉報他,孔子覺得這不叫「直」,在孔子看來,人性勝過一切。從親情出發,兒子肯定不願意父親坐牢,聽從自己的內心爲父親隱瞞,乃是真正的性情,是符合人倫的「直」。

孟子曾回答過類似問題:假如舜作爲天子,他父親殺了人,舜該怎麼做?孟子先說要照抓不誤,隨後又補充到,舜應該拋棄天子之位,偷偷救出父親一起逃走,從此歸隱海濱。照抓不誤是天子之「職」,偷救父親是兒子之「直」。由此觀之,孔子也好,孟子也好,他們講的都是人心之「直」,而非事實之「直」。

從孔子修春秋其實也看得出孔子這種「直」的觀念,他爲了自己理念,曲筆芟改典籍。所以,《竹書紀年》或是記載事實的歷史,而《春秋》却是用於教化的儒學課本。我想孔子深知這點,內心或許也曾歉疚:知我罪我,其惟《春秋》。


閼逢敦牂 則余 戊子

甲午年四月廿一 / 2014-05-19

贈友人入軍

征人從陣伍,爲詠入軍行。

出隴多豪傑,投軀復舜英。

無求三食饜,願撫四溟平。

劍戟摧鋒裂,鉦鐃鼓節迎。

朝霜夷貊衆,烈日漢家兵。

赫奕八紘震,威風六合驚。

塵清歸偃甲,社靜臥聽鳴。

賀讌應同笑,啣盃莫獨傾。

今脩離袂語,旦去瀋陽城。

絕訊闗山驛,參戎細柳營。

知心江渭近,別首樹雲情。

此闊顛馳遠,縈懷竭淺罌。


余月初九于瀋陽

甲午年四月初九 / 2014-05-07

愛與憎

問我最愛哪座城市?

我會說是南京。

那裏一定有深深愛戀的人吧?

不是,我止是喜歡鐘山忽然起了風雨。

 

問我最不喜歡哪裏?

現在該是瀋陽。

這裏有人讓你記恨麼?

是的,這裏有人名同自己。

甲午年三月初二 / 2014-04-01

空河

冬日風過

門前是條寂靜的冰河

路人在水中泅渡

還要戒備着潛行的暗波

街上往來的車馬

爭渡間壅塞住河道

艄公們一摁響了喇叭

兩涘之間就會變得喧鬧

縱然我是清傲的南冠

也暫做了這寒澤的順服臣民

一邊懷念着煙花三月

溫暖溪澗裏的鳧戲

微雨清洗、桃花相隨

一邊凝神屏氣

却防不住寒流

輕易就嗆亂了鼻息

甲午年正月十一 / 2014-02-10

大雪賦

律中黃鐘兮,數六老陰;

日躔北陸兮,星昴南空。

朔埜始坼兮,氷壯雪盛;

坎氣初隆兮,肇跡寒風。

太陰盡陞兮,鶡鴠不鳴;

伏陽微益兮,文虎斯交。

樵彼空山兮,難析薪炭;

反我中園兮,何循餳簫。

衆以余得樂兮,孰意我心之悒鬱;

久悱憤乎中懷兮,結纏緜竟無與述。

職事三歲而懨煎兮盍早去;

胡爲憚前路兮守幽圄。

瀋波既已凝凅兮,河漢尚廣;

奮余身以跋浪兮,一葦足航。

于戲! 歲且暮兮我猶少;

安有頽墮失所兮長潦倒!


仲冬初四

癸巳年冬月初四 / 2013-12-06
  

PDF正在加載中……

​​鏈接已複製到剪貼板!​​